我所任教的班级是3班和4班,高一年级正式开课是在军训后的一周。我是3班的班主任,在军训中我已经对学生们有个初步的了解,所以开课之前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初步分析。
3班和4班都属于普通班,在成绩方面,最高分759,低的有650,也有450的特长生,不管分数高低,有个现象比较严重,就是偏科,班里前几名学生,有的外语相对好,然而理化弱,有的正好反过来,还有的学生全科成绩都一般。并且多半来自乡镇。虽然我的教学经验寥寥,但是我认为在外语教育方面,城区学校要好于郊区学校。学生整体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不高。
外语作为语言性质学科,对学生理解力要求相对不高,需要的更多是勤奋和自觉,但是一个月下来,我对班里同学的外语状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外语基础差,学习外语积极性不高,外语不容乐观。学外语需要从以前就打下基础,造成外语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小学接触外语的时候没有得到老师充分而正确的引导,部分同学适应慢,刚开始就落下,后面有没有进行补习,以至于每次上外语课都听不懂,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对外语的排斥和恐惧心理;
在初中学外语的时候,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科目,在初一放弃了把外语再次补上来的机会,再加上有的学生上初中时没有得到老师很好的引导和鼓励,甚至有的学生排斥外语老师,对外语产生厌恶到了初三初四,外语慢慢的和其他同学拉开了差距。
还有同学刚开始外语可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慢慢地忽视了这一课的学习,等到再想补上外语的时候,为时已晚,造成了虎头蛇尾的局面。
外语作为一门语言,体系庞杂,知识点零碎,思维方式也和汉语不同,学好外语,一个扎实良好的基础必不可少,然而,很多同学的基础不牢靠,不扎实,这是在外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为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端正了心态,确定了总的教学思路:学生整体外语基础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要有更多的耐心,需要各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学外语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多注重基础的教学,不多作拓展,等大部分同学能够跟上的时候,再适当提高教学节奏。
在第一节课,我首先结合课件,给学生们讲解了学好外语的优势,提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又讲解了高中外语和初中外语的不同:词汇量大,句子长,文章复杂等特点,之后又从高考题型方面进行了分析,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高中外语轮廓概念。其次,对他们的高中外语学习明确了要求:1.备好3个本:作业本,错题本,课堂笔记,买词典;2.利用大块时间学习数理化,零碎时间学习外语,平实重视积累,少做突击;3.最重要的是对待外语需要转变态度。再次,我让学生发表了对外语学习的感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然后,我和他们细说了外语方面的一案三学四步的学习模式。讲解了预学案,导学案,固学案的使用,最后,我又对课堂纪律进行了强调。这节课下来,我认为学生整体对高中外语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外语基础差的特点,我们组的前辈们经过讨论,决定制定出初高中衔接的一部分学案。很多学生对外语音标发音,句子成分,时态语态等基本要素还不明确。我就引导他们做了预学案,之后课上和他们一起完成了导学案的内容,自习课上又让他们做了固学案以及下一张学案的预学案。并且每次外语早自习,都会利用多媒体,带领大家学习标准发音。
外语书写历来是区分外语作文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学生对于书写的重视度远远不够,通过第一次的批改作业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我强调了后,作业质量有了提升,但是不明显,我认为,书写不好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正好在开学初,我们组长李玲老师制定了练习书写,提升基本功的计划,之后制定了专门教导“衡水体”的学案。在开课之前,我专门拿出时间自己研究这一学案,获益匪浅。书写学案为我教导学生提升书写基本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感谢李老师给传授了宝贵的经验。每周两次书写作业,学生们买的专门的笔,写之前用铅笔画好横线,写完自己比较。每次我批改作业的时候,都会和前一次的进行对比,把优点的缺点列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再通过加分,发蓝卡等方式表扬进步大的学生,以此鼓励他们改进书写。
本月重在学习习惯养成和初高中衔接,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盯紧一些,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些,在课堂和作业批改都需要严谨对待,同时还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万事开头难,我的原则是班里一个同学也不能落下,只要老师兢兢业业,学生认真努力,外语这一科肯定能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