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三看四注意”之“四看”法——助力高考历史选择题

[日期:2016-11-10] 来源:  作者:听见月光 [字体: ]

   前面说到,高考历史选择题常设的陷阱主要有:似是而非、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答非所问、添枝加叶等,而正确选项的特征应该是:首先要符合史实,其次要符合逻辑,还有就是要符合题意。因此,同学们做历史选择题时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分析题干,注意选项,推敲选项和逻辑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四点:

四注意首先是要注意阿拉伯数字,分析阶段特征;

1.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解析: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题题眼为“洋货”。从题干中可看出,19世纪中期以后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而D选项中国关税主权丧失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D项错误;19世纪中期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在农村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开放的状态中,真正打开国门主动对外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A项错误。

2.(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33*************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解析A 本题抓住两个时间,而且有转折词“但”,因此要注意1816年,实际上旨在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工厂集中的城市污染严重,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于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率上升,不会出现人口膨胀粮食短缺问题,故C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其次,注意历史人物,分析阶级立场;

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 B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综合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戊戌变法前许多维新思想家提出变法主张,其中核心问题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而这些实质性的大变革必会有巨大的阻力,故需要从小的改制突破,以动员更多的人支持改革,分析题目中两位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可知其主张的核心是为改制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故宋恕和康有为均提出“易西服”,B项正确。

2.1937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再者,注意省略号和转折词,省略号和转折词后一般是重点;

例:《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

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解析:参考答案是B。材料中“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明显是强调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时期的发展主要是受外部因素的推动,而不是内部,因此答案只能选B

最后要注意提示语,准确判断(如背景是,意图是,目的是,体现了,说法正确的是等等)

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C 由最早可知“雅言”最早应该起源于周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和都会——镐京,即今天的陕西西安。

2.2016·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作用。隋唐时期推行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及下层民众科考入仕提供了机遇,必然促进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隋唐时期通过科举制选拔人才,但人才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官吏,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不能直接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按照科举制的规定,世家子弟也可参加,而且隋唐时期还有照顾世家大族的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

    还是那句老话“不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方法只是花拳绣腿”,希望同学们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要任务,同时也注意掌握方法,方法运用得当,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运用方法,跳出历史答历史题,或许能发现“另一片天地”。

    以上是我近两年在读研和教育实习期间对全国卷研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才疏学浅,还望求教于方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