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新任职教师培训有感

[日期:2016-12-07] 来源:  作者:鹿桑 [字体: ]

三个月前,我刚刚接到班主任任命通知的那一晚,曾发出了这样的自嘲——“大家好,我是新来的背后灵,请问是先从后窗开始偷窥吗?……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变成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那时,我刚从大学校园中走出来,还没来得及看看外面的天地,接着就踏进了这所新的学校。身体虽已站上三尺讲台,内心深处却还是个稚嫩的学生。那时,班主任于我来说,仍然是“学生的对立面”一样的存在,这种始自小学的固有偏见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挫败之中——难道刚一入职,就被先入为主地带上了“班主任”的帽子,无法愉快地与学生打成一片了吗?朋友见我沮丧,宽慰我说:“成为怎样的班主任,全在于你怎么去做,并不是所有的班主任都声色俱厉、不受欢迎啊。”是啊,我的职业生涯还是一张白纸,最后究竟会变成一副怎样的画儿,全在于我怎么去画呀,学生们对于班主任的刻板印象也并非不能打破。这么一想,忽然有点开心,但更多的还是“如果被我画成蒙克的《呐喊》可如何是好啊?”之类莫名其妙的忧虑……

现在想来,《教育心理学》诚不我欺,一入职的我果然进入了“关注自身”的阶段,内心所想全在于如何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一名平易近人的班主任!至于如何把班级管理好、如何把课教好,都被我的急于求“亲”挤在了后面。那时,我把“以学生为中心”完全抛在了脑后,心心念念全是自己的职业形象。殊不知,正是当初的本末倒置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班级问题。当我醒悟时,差点连亡羊补牢的机会都要错失了。后来,经过沉淀和反思,我真正转变了思维,宁做一名学生害怕的班主任,也不能为了自身形象而疏松班级管理。正是在这思想有了转变,而班级管理实践还理不清头绪之际,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理清了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在语文教学上也获益匪浅。总的来说,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都务必要“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自东平高级中学的名师李曙光做了题为《让青春绽放在阳光里》的报告。他说,“我要做最好的班主任,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心灵。”离开了家庭的庇护,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学习的孩子们,一遇到事最先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学习上引导他们,从生活上帮助他们,对学生充满爱心。李老师将对学生的爱总结为六各部分:

一,爱心就是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行,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二,爱心就是老师宽广的胸怀,对学生的包容和等待。三,爱心就是勇于承担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谦虚的班主任,做一个谨慎的班主任,做一个不浮躁的班主任、沉稳的班主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四,爱心就是对教育教学永葆工作激情和奉献热情,面对新要求新挑战,能不断取得新突破。五,爱心就是在学生需要的地方看到我们老师的责任,给学生提供最精准的帮助。六,爱心就是不忘初心,永远走在奋斗进取的道路上。

来自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的“最美教师”武红梅做了题为《不忘初心,成长在路上》的报告,从班主任工作的细节入手,展示了她在任期间的多种教育模式。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我借鉴和学习。比如,她不定期进行家访,通过走进学生家庭的方式来走近学生心灵,形成家校合力,帮助问题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又如,她为自己的班级建立了“每日德育反馈单”,并按月进行汇总,记录每一位孩子的日常行为得与失,把孩子们的在校表现做成量化统计,使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再如,武老师还为学生们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坚持每天为每位同学记录一件小事,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依据。这些事全部做下来,工作量无疑很大,但武老师不仅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还成为了倍受学生欢迎的“最美教师”。她说,“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在听完武老师的报告之后,我收获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切实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细节都写在纸上,久而久之,你既能凭此打开他的心扉,他也自然而然地住进了你的心里。

其次,作为一名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自北实小的正高级教师崔成林做了题为《如何提高课堂“绿色学业成绩”?》的报告,生动地演讲了如何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总的来说:

一,转变思维,改善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中心,忽略学生感受,容易走进满堂灌的误区。我们开展课改很多年了,虽然在总体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到个人来说,大部分教师仍然是应试教育思维占据上风。因此课改的第一要素是教师转变思维,真正把学生、学生听课的感受以及听课效率放在课堂的第一位。针对这点,崔老师提出了满足尖子生的六大需求:精简、分层教学、学习角、创造力与艺术结合、分组教学、独立学习,并介绍了茅以升教学法、黄显华教改法、于永正评价法等,强调应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注意培养学生深层学习的习惯。《极富空间——新教育学如何实现深度学习》认为:“浅层学习就是接受知识,而深度学习不仅如此,而是创造和运用知识,即在迁移和运用中学习新知,让学习变得富有意义和更高品质。”因此,崔老师倡导改变传统的死啃书本、死记硬背等填鸭式学习法,转为培养学生刨根问底、认真阅读、深入思考的习惯,达到深层学习的境界。

三,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崔老师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通过这次培训,我从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两个方面明白了究竟何为“以学生为中心”,也正在练习着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我能借泰山之庄重、长城之稳重,早日从一颗嫩芽成长为能担能当的参天大树。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