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三个月了,虽然以前也教过课,但登上这三尺讲台仍让我心里忐忑不安,新教师的培训来的及时而有效,让我能更从容的踏上这小小的一片圣地,接连两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教学方面
上课是整个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崔成林老师的深度教学法让我倍感新奇,打破了我原来不敢讲深,不敢讲难的思路,还有上课提问方式的改变也给了我一些启发,老师提问学生效果不佳,学生提问老师还是第一次听说,根据学生提问问题的深浅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二、关爱学生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师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李曙光老师的一席话更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爱学生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交往礼仪
“举手投足,润物无声”王丽华老师的文明礼仪讲座让我如沐春风,世界上最廉价但效果最好的礼仪就是微笑,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般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生活的热爱从不间断,对教学的追求也从不间断,以此次培训为起点,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