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记新任教师第一次集中培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日期:2016-12-07] 来源:  作者:郭成金 [字体: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认为,君子之道需断绝四方即多疑猜测、草率武断、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一名教师,虽不能妄称自己为君子,但是总是要向君子之道靠近,并以此激励自己。孔子所劝诫的四方,也正是新任教师应当提高高度警觉的,有之则应除之而后快。这也是经过本次培训后,身为新任教师的我最大的收获。

          何为此说?回顾入职以来,碌碌无为。真“碌碌”也真“无为”。831日得知自己要成为一名班主任,当日随即投入到工作中。什么都不知道,也知道应该问谁。面对一重重的工作,焦头烂额,于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自己开始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开始自己设定事情的标准,自己决定事情的做法。人固然应该有主见,但是固执己见一定是错误的。这使我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漏洞百出。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三自检查。都潜意识中降低了一级要求,要求低了,管理也随即暴露出纰漏。“多方猜测”这一心魔同时段生出痛苦的爪牙,让我觉得生活处处在处心积虑的折磨我,让我难堪。“我的职业选择是否正确?”“我的能力真的不足?”“我的辛苦全都白费?”这些责问每天都准时在我清晨醒来时出现,逼迫我思考,有逼迫我忘记从而投入到有一天的“碌碌无为”中。日日复日日,开学95天,我变得又“意”又“必”又“固”又“我”,离君子之道越来越远。

         陶渊明有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幸而迷途之际,参加了全市直新聘任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聆听了名师们的讲话,见识了新教师的活力,为生活打上了一针活力催生剂。

         武洪梅教师的一席讲话,让我对“毋意”产生信心。她在《不忘初心,成长在路上》的演讲中提到:“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弄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方向,才会更容易成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比什么都想要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啊,一艘航行的船,如果没有了方向,纵然有万吨的能量,又如何乘风破浪呢?人没有了方向,就只能原地踯躅,不能前进了。所以,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一行业呢?回想起来,不过是因为小时候的一句戏言,不过是大学选择专业时的不经意,不过是毕业后的随波逐流。我必须承认,我对教育行业抱有好感,我对传道受业抱有热情,但是距离“热忱”,为什么要“热忱”却始终没有认真思考过。我拿自己的年轻当借口,可是“年轻不是犯错的理由”又是我常常告诫学生的话语。这样明知故犯的我,是真的有些自轻自贱了。我羡慕武洪梅老师,她有人生的方向,她有奋斗的理由,她知道自己要什么,她真的很美很幸福。我呢,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也不能穷尽人生在世的理由,还是让时间来给我答案吧,希望这“不惑”之年早点到来。

       “毋意”与“毋固”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最应做到的两个方面,即不多疑猜测、不草率武断。前脚从大学校园中走出来,后脚就迈进了中学校园,这角色的转换让我一时间有些难适应。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专供语文学科教学,理论知识积累了不少,但是却十分缺乏实践经验。于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重视理论的强行,而忽视可实践性,这导致我工作有些吃力。在本次培训中,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山东省优秀*************员、山东教育2012年度新闻人物、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泰安市劳动模范、2012年度最美泰安人特别奖、泰安市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李曙光老师为我们做出了解答。他面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说道:“我要成为教学名师,靠我的用心和执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曙光老师认真踏实的努力着、奋斗着。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把教材知识全部问题化,问题全部提问化,大问题拆解成许多小问题,由浅及深,层层设疑。把所有问题统一编写成问题学案,学案上的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的斟酌推敲,都需要自己亲自大字输入,让学生带问题去反复思考,理解记忆。他教给学生的教材记忆方法是——把问题理解思考了一遍又一遍,请老师提问、请同桌提问,和自己提问自己。

          2.印发有教师精心编写、反复琢磨修改的课堂教学笔记,学生在课堂上只集中精力听课,不记笔记。对笔记的总结要简短、精炼、易记,例如蛋白蛋的功能总结为:蛋白质功能五项——结构催化运输免疫调节,再简记为构催运免调,细胞膜的功能总结为——一隔二控三交流,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总结为——膜仁消失现两体,再精炼为一个字: “乱”。

          3.课下花大力气反复琢磨,字斟句酌背好课。课堂上用一半左右的时间用简短精炼的语言、直观的视频或动画理清生物学原理,讲解紧紧围绕核心知识,语言干脆、思路条理,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好最恰当的引导,说清最复杂的道理。对概念、易混点的讲解,要一语中的。课堂上老师讲解时引导同学们集中100%的精力全神贯注的听,透彻的理解好原理和过程,辨析好概念与易混点,然后利用课堂的剩余时间读教材、记笔记,提问式思考记忆。

         总之,一堂好课功在课前,需用心雕琢,需不断的借鉴、吸收和改进。台上四十分钟高效精彩,那是台下十几小时心血和汗水。反躬自问,我的课堂是怎样的呢?唯有一声愧疚的叹息。

         其实,除了以上大家共有的心得,我最大的收获却是“人情味”。我看到了一个个奋斗的身影,累与苦最终都收获为幸福与满足,来自学生也来自于自身。我看到了新进教师的欢声与笑语,让郁郁寡欢的我也想要变得热情起来。这一切是证明教师这一行业存在的理由,这是我想要追问的人生存在的理由,这也是我今后想要做到更好的理由。我不敢保证,我是否能够做到最好,但已经有了目标和勇气向做到更好而前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