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个人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仿佛有点淡忘了。总觉得,课的关键在于内涵,而不在于外显。
上个学期,高二数学走班开始了,我任走班4班的课。一开始师生都不适应,学生课堂上跟不上,甚至有个别同学有点故意捣乱。我就用自己的照相机每节课都录像,原想借此“吓唬”一下学生,让课堂秩序好起来。可是,课下我通过反复地看课时录像时却发现了很多淡忘已久的问题,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我发现我的板书有时太小太轻,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有的板书常常不是上扬就是走下坡路,不能做到横平竖直;其次,我的教态也有问题。一是站在讲台上有时候不正也不直,二是我有“小动作”,那就是讲课过程中好用手不自觉地摸鼻子;再者,我的语言也有问题,话说的倒是清晰、简洁,但我的发音好像是从舌尖儿上发出的,缺乏力度和磁性。有时候还说口头语“是吧”“是吧”。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研究上课录像,我简直有点震惊,同时也感到很是庆幸。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写完板书后常走到教室后去看一看;说话的时候注意别说口头语,尽量简洁清晰;讲课的时候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通过这一经历,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学基本功不容忽视,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