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爱默生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说:“我把棒棒推倒了,因为他老是追我,吓唬我。”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坏了。孩子的反应不正是我所教育的结果吗?以前孩子说受小朋友欺负,我曾信口一说“谁欺负你,你就推他一边儿去,你的个头大,力气也大。”可坏了,千万别因为我的误导,让孩子养成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习惯,长大了无法与人更好相处。这可麻烦了,值得我反思啊。
“少和那些坏孩子玩儿,离他们远一些”,“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你我可能都说过这种类似的话。孩子的成长可塑期内,我们的误导会让孩子错误的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会使孩子变得狭隘小气,缺乏宽容之心。
宽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成年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何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我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尤为重要,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指教。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生活中家长之间不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的争吵,斤斤计较。家人、邻里、朋友间的和睦相处会让孩子学到宽容、乐于助人、和谐相处,而不是你踩我一脚,我必还你一拳。
其次,让孩子体会他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孩子的不宽容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我给孩子举例子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把你心爱的书给不小心撕坏了,你是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小朋友,还是你和小朋友一起用胶带粘好呢?你愿意你的朋友被批评,哭鼻子吗?孩子立刻说一起粘好书。因为孩子都有天使般的心。
第三,要纠正家长自己“世俗”的观点。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很正常。我们绝不能说“某某太笨”,“某某好骂人”。教会孩子要容忍别人的缺点,能让孩子帮助别人改正缺点当然更好了。
孩子应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千万别让家长浇上世俗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