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心中要有爱。班主任心中的爱是一种“无形强大的力量”,会使学生明心智、利发展、能提升、健康成长。用心教育学生,要去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心理,充分利用建立的《学生家庭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精神追求,从学生的真正需要入手,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各方面给予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引导与帮助,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内心。
2、班主任要有涵养有耐心有谋略。 耐心是优秀班主任必备的素质。特别针对基础差,习惯差的学生,必要地“宽容”,适度地“激励”,恰当的“培育”,有如春日的一缕阳光,不仅能温暖人心,还能让问题学生得到真正的改观。学生犯错误时,批语要注意场合和方式,语言不能尖酸、刻薄。同时还要从生活学习各个角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或设置小小的活动或台阶来树立他们的成就感。讽刺挖苦辱骂,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还有与家长的沟通要注意角度及方式方法,忌有事没事就叫家长,处理不当的话会使学生越滑越远,其实许多后进生也就是在班主任的“精心培养”下炼成的。
3、班主任要适时适宜的倾心谈话,以情育人。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倾心交流,促膝谈心,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 注意要将事情的情理讲清,并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及相应对策; 注意摒弃个人的偏见,就事论事,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动不动就发火,就体罚,而是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由学生自己思考。 忌空洞说教,片面硬性的要求,让从内心里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4、班主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管理班级。由于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形式的教育要求,班主任要勇于思考,勤于思考,不断思考创新班内的一切工作。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良好有效的养成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施展才华,加强自律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凝炼成一种学习生活素质,成就学生的终生发展。同时班主任要具有锐敏而准确的观察力。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能发现学生思想、情感、意志、兴趣、性格以及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各种潜在因素,及时地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争取学习的主动。
5、班主任班级管理要全面有效,注重落实。班级管理要全员参与,相互制约。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制度彼此制约,而班主任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要有要求,有检查,有指导,有反馈,有评价,形成良性循环,忌有头无尾,想起什么是什么,想起什么干什么。
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它需要我们积极去思考,潜心去研究;教育也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思考、积累、完善。只要班主任用心爱学生,注重管理的方法,那么一个充满活力、有效健康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一定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