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跟同样做教师的好朋友聊起我们学校每周可以参加研讨活动,可以经常听一听其他老师的优秀课例,朋友羡慕不已,感叹自己并不像我一样幸运,在一所教研氛围如此深厚的学校职教。
今天上午第二节生物教研组开展本学期第五次大教研活动。本周公开课的执教人是石学臣老师;课题:“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想到要听石老师的课就莫名的开心,也是因为石老师教学风格的风趣幽默,课堂轻松且高效,抓住学生的大脑,让人流连忘返。
本节课讲到生物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运输,石老师将生物膜的这一功能比作门卫的职责,允许一部分人进出,而不允许另一部分人进出,由此引出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这一搞笑的类比,又让我想到上次我进行水盐平衡教学时“吃牛肉”的小故事,自那之后,王丽芹老师又有了另一个名字——“牛肉姐”,或许我已然在幽默风格上迈出了第一步吧!但搞笑不是目的,高效才是终极目标。
上周进行有关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的教学,习题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③相对比较简单,但是①④对于不选物理学科的班级而言,相对来说就非常难理解了。仅仅根据我自身依稀记得的向心力对学生解释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又去咨询了王磊主任,图①和图②中的现象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王磊老师跟我解释了学生经常混淆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问题,以及离心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我也彻底区分了几个名词的区别。但是在生物学的课堂上,物理基础比较薄弱的这些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物理学名词的,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明白①和④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呢?
我又将眼光聚焦生活,在既课堂上让两个同学感受手拉手转圈圈时的感觉之后,我又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例子: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①②生长素的运输可以看作波轮洗衣机中的衣物的变化方向,无论我们在洗衣机中如何放置衣物,甩干完成后,衣服都会被甩成一圈,由此②图生长素在胚芽鞘一圈分布均匀迎刃而解,再反观每件衣服越靠近筒壁,皱纹越多,因此①为什么外侧生长素浓度高而向内生长原因也水到渠成。同时④就可以类比为滚筒洗衣机甩干衣服的过程,高速运转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衣物会紧贴筒壁环绕一圈,因此学生也理解了为什么A、B两处生长素浓度也相同!当我提到波轮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时,我从很多同学的笑容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理解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经过我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我也安排了他们回家之后注意观察洗衣机内衣物的运动,加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同时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认知帮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