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豪放的声板——观看两位优秀老师讲课视频有感

[日期:2019-01-10] 来源:课程中心  作者:张雨田 [字体: ]

    《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为名家名篇,其成功教法当然很多。但是,观其大略,无外乎朗读、讲解、分析,就词论词。这节课在韩新坦和刘勇老师的执教下,课堂效果明显,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苏轼词的豪迈、奔放风格,体会词人壮志满怀却无处可酬的个人情怀。教学设计上两位老师特别注重创设情景, 指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豪放的风格。两位位老师都能上出自己的味道,“弹“出自己的风格。下面就两位老师的观摩课,总结如下:

一、值得学习的地方:

1、这两节课在导入环节上都重视激思启趣,重视情景的创设,营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诵读入境环节,以读代析,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2、在意境赏析环节,重两位老师都重视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设置凸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出了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这两节课还注意调动了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保护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多元解读,引导学生自由地推敲诗人独特的语言魅力,自觉地走近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自主地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 韩新坦老师的课:

     韩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课堂操作中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体现了较的语文教学艺术。如果老师在对学生点引环节加点火再注重一下“拓展运用”环节的打磨提那就更加完美了。在诵读上还应多下些功夫,在讨论交流、品悟鉴赏上多采用些些灵活的方法,让古代诗歌教学更加充满情趣,理趣。

2 刘勇老师的课:

     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能够够舒展自如。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只有不断精心打磨,才能雕刻出一件件令人惊喜的艺术品。我一直在学习着,借鉴着,努力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haohongwei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