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日期:2011-03-14] 来源:  作者:灵河绛珠 [字体: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教育,是心灵之间的沟通,是灵魂之间的对话,是人格之间的浸润。所以,教育应是较高境界的精神活动,触及到灵魂的深处,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它包括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自我的对话,还包括古与今的对话。

      通过对话,摒除迂腐,获取真知,汲取智慧,让生命更加美好。

      教师与教师的对话 

      人是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和灵感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终生追求知识和美德,临死之前还在与弟子探讨灵魂和智慧的问题。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互帮互助、团结向上、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应虚心向他人求教,汲取其教育教学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丰厚学养与教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正确而适时的专业引领是教师迅速成长的助推器。青蓝工程的推行,新老教师结对子,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机制;日常的集体备课及听评课活动触及到教学的细微处,有利于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积淀。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活动的个体。教师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并与其对话:课堂上调动其思维,催生其智慧;课下激发其潜能,开拓其发展空间;对他们渗透爱和美的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与生活;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创新的平台,使他们在学海中欢快地畅游;给他们一个科学的评价,使他们自觉地扬弃,在自信与理性中独立前行。

      亦师亦友,做学生心灵的朋友、前进的航标,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始终感觉到温暖和充实。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班集体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调控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营造一种锐意进取、健康向上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不是游离于集体的孤独者,自身的存在与他们密不可分,集体是自己温暖的家。从而树立一种正确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并力争为集体添砖加瓦。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将来顺利地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真正成为社会人。

      教师自身的对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师需经常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一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还有待完善;与其他教师相比有哪些差距;有无自己的特色;新课改的理念需要如何贯彻实施;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等等。

      如能在此基础上加以酝酿,写出教学反思、论文或博客,无异于锦上添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古与今的对话

      历史是过去的存在,一切的现实都会变成历史。学史的目的之一是知古鉴今,指导现实生活。因此古今之间要加强对话,在对话中汲取智慧的结晶,把握人生的方向,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获得治世的良方。唯有此,历史才不会存在于冷冷的幽暗中,才能牵手历史与现实,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

      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叩击明月心,问鼎青山城,且悟且思,且歌且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