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及复习课,以往使用最频繁的是 “chalk + talk”(粉笔+ 谈话)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写得多,讲得更多,这种看似“大容量”的课堂往往令学生吃不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里进行复习?怎样使沉闷的复习课变得生机盎然呢?以一次复习课为例,谈谈我的几点尝试,与各位专家老师们一起探讨。
首先,教学目标要精准。
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具体,避免出现空话套话。教师是课堂活动的总指挥,要把握好课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目标设置不可过难,过多,凌驾于学生学情之上的目标是无效的。目标设置还要兼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其次,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必然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但对于形式上的花架子,看似无比热闹,学生积极踊跃,华而不实的形式并非小组合作的初衷。学生扎扎实实的学到了知识,能灵活运用,并且能激励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我想这大概才是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
再次,课堂活动要多样。
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相互影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提升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方法要灵活。单词接龙、小组间同一层次学生的竞赛,小组听写、仿写,课文复述、语篇背诵等形式都可以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另外,课堂环节的设计要层层递进。
由词到短语的记忆,过渡到词汇的活用,再到句型的理解,整个教学步骤应该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实际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任务,从而有助于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
最后,是几个我在公开课上的教学实例说明。
1.在复习短语时,可采用替换练习,让学生积极动脑,进行联想比对。例如:
运用本单元词汇,根据句义用其正确形式替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语。
1) The sudden change of weather can affect her health.
→
2) The pandas in China are being endangered now.
→
3) We are eager to have a party in the open air.
→
2.中国学生从幼儿园起就学习英语,无奈学了十几年,竟连简单句也说不出,问题出在哪呢?实际上,是不得要领惹的祸。如果在平日的练习中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进行仿写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原句】They lived on the earth tens of millions of years ago, long before humans came into being.千百万年前,恐龙就在地球上生活,比人类的出现要早得多。
【模仿要点】 long before… 在…以前很久
【模仿】他在11点之前就离开很久了。
3.英语学习阅读是关键,“得阅读者得天下”。进行阅读训练时,一要限时,二要融入学法指导。例如: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本篇阅读的出题角度及每个题型的具体做法。学生总结完毕,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点评,做进一步的说明。当然,如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可先进行学法指导,共同分析一两个典型题型,余下的课下完成。
总之,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牢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新课标基本理念,以“目标精准化,活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沉闷的复习课中解脱出来,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技能,升华知识,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