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槛露华浓。”
春天像个小姑娘,带着几分羞涩、几分矜持,姗姗而来。洒一场绵绵细雨,吹几缕柔柔清风,于是万物复苏。柳芽啊,青草啊,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迎春花、白玉兰、梨花、桃花、杏花次第绽放,上演着热闹非凡的花事。
春风是春天的气息,柔柔的,怕是惊动了谁,只是轻叩帘笼,传递着人间最美好的讯息。田野里,小河边,山路上,人们赶趟儿似的,应声而出。“惜春长怕花开早”,迎春,赏春,惜春,把美丽的倩影留存在相机里,留存在永恒的记忆里。
春风是春天的莲步,轻轻巧巧地挪移着,所到之处青葱秀美、清香怡人。在初春的时节里,一切都带着几分新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暖暖的春天里,不想花谢,只思花开。活在当下,珍惜所有。
在有些地方,春天过多地带上了人工的痕迹,还是喜欢故乡的春天---天然去雕饰,葳蕤自生香。童年的春天常常入我梦里来---一望无际的麦田,点缀着花花草草,像一颗颗小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喜欢在放学后约几个小伙伴,每人提一只篮子、拿一把小铲子,打着挖野菜的幌子,在田野里尽情地玩耍、嬉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香味,玩累了,躺在软软的草地上,天上的白云一缕缕、一团团,悠然地飘着,也把自己的思想带到好远好远的地方。
物质生活的贫乏常常使我们把眼光投向野外,紫红的桑葚、甜甜的茅草根、香香的棉桃(一种野生植物)······更增添了我们对田野的爱恋。夕阳西下,村庄的上空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依稀听见母亲的呼唤,于是与小伙伴们相约回家。当晚的饭桌上便多了几道美味---凉拌灰灰菜、榨花椒芽、烙菜呱嗒、荠菜粥等等。
在每家的院里院外都种着许多树,如杨树、槐树、榆树、梧桐树等。记忆中的它们带给我们多少快乐。初春时节,捡拾杨树下的谷食毛,然后让母亲做成可口的小菜。槐树、榆树开花时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几乎天天爬树,采摘树上的花。有时会因衣服划破而被母亲一顿好骂,但当槐花、榆钱花被做成凉拌菜或菜饼端上桌时,全家人围坐桌旁,其乐融融,幸福无比。
梧桐花开的时候,也快到春末了,红彤彤的花朵挂在枝头,烂若云霞,空气中到处弥散着浓浓的香味。母亲也是喜欢梧桐花的,从集市上扯了几尺梧桐花案的布,请人做了一件花衣裳给我穿,于是就有了一种小公主般的感觉。那件衣服穿了好几年,直到洗得发白,补得不能再补了才扔掉。如今常常拿了一叠自己挣的钞票去逛街,看得上眼的衣服买了一摞又一摞,穿在身上却再也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欢喜和新奇的感觉---故乡的桐花啊,是你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吗?
“我们的故事,说着那春天”,一曲优美动听的歌把我拉回到现实中来。“在春天的好时光,留在我们心里”,确实,春天是能够长在心里的。有的人的心四季如春,有的人却冷若冰霜。请抓几把故乡的泥土入盆,让种子萌芽,让幼苗开出希望的花。
一首《春天里》捧红了旭日阳刚。为何同样一首歌,原唱反应平平,而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工却将其演绎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脸上写满了沧桑,他们的心中浸透着对故乡的眷恋,他们的歌声中传递着对生活的热望,对生命真谛的苦苦追寻与深深感悟。“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婉转优美的旋律、意味深长的歌词感动了千千万万观众,也感动了我。
春风化雨,轻叩帘笼。在这草长莺飞的美好季节,请把春天,种植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