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不可忽略的角落

[日期:2011-04-22] 来源:  作者:张雨田 [字体: ]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读书,教书,不反思,不写作,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以前,我都是把点滴的教学反思写在笔记本或课本空页上,自从学校组建了教育博客群组,让我的教学反思可以在交流平台上晒晒,可以让同仁们评评,更可以督促我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下面我就自己的“雨田”博客中教学反思类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与心的。

      一、 反思,成就我的感动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扔掉实在可惜,沉下心来反思一下,并把它们写下来着实是一笔宝贵财富。看着自己积累起来的一篇篇小文章,结构虽不严谨,语言虽不华美,但也情不自禁的涌起了淡淡的成就感。每当自己讲公开课时,我都在授后反思中感到颓丧,郁闷,总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当听到老教师及同仁的点评后,总会豁然开朗,激动万分,恨不能瞬间记下感动的每一分子。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我慢慢的触摸到课堂女神的裙边,逐渐的感悟到教育的真谛。

      二、 反思,改变我的课堂

      古人云:“吾日三醒吾身。”做人要自省,教学亦需反思。课堂教学是灵动的,到处充满着智慧的火花。同时教学也是缺憾的艺术,每每有不尽人意之处或意外的收获。所以,每一课的反思,哪怕是只言片语,都应收到我的反思背囊中,指导着我下一步教学。记得我在博客中写过一篇量身定做的总结性的反思文章《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针对自己课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做了较为透彻的反思,其中反思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脚踏文本,找准切入点。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应立足于文本,吃透教材,用创造性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特别是在新课改实施后,语文教学更强调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在较高的驾驭文本的基础上,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瞬息万变的思维。第二块驾驭课堂,寻找闪光点,作为教师,是不是更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认识的误区予以纠正,在学生认识还停留在较浅层次的时候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思考。当然做到这点需要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机智。像我很多时候就不能非常到位地点拨学生,这是我的教学遗憾,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提高的地方。第三块查缺补漏,学习同行我的课堂语言不够凝练,没有随课堂的节奏掌握自己的音调。致使音调平平,毫无激情,以后我还得多下功夫,尽量通过多读书来提高我的语言水平,同时在平时的课堂上时刻注意。经过较为深刻的反思后,在每节课上我都时刻提醒自己,语言要凝练,课堂要有节奏,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找到不足,慢慢改正,教学才会不断的进步。自身的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三、反思、激励我的斗志

      昨天上午,我在泰安一中听市教学能手比赛,其中有一位老教师叫孙文青,听了她的课,着实让我深深的感动了一会。至今我的内心还不能平静下来,在我的脑海中反复琢磨着她的课堂精彩之处。什么是真正优质的语文课,什么叫做拍案叫绝的语文课。老师的课确实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同时也感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有了针对性的差距和不足怎么办?追吧!但也不能盲目的追随,我想应该把老师作为我学习的榜样,在不断地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让自己扎实的走好每一步。相信不断接近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在反思中励志,在反思中成长。

      语文课堂不再是“孤独的站台”,而是一扇窗,让我们欣赏到无限美好的生活。教学反思不再是“寂寞的港口”而是一条路,让教师走向复杂多变的教坛人生。教育博客不再是“枯燥的平台”而是一座桥梁,沟通着每一位博友的情感。此窗一开,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此路一走,语文教学整个经络会迅速通畅;此桥一搭,教育人生将更加精彩。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