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教师一点水引出一股清泉

[日期:2012-09-20] 来源:  作者:孙玉朋 [字体: ]
      反思高一学年的课堂教学,还并没有真正走出“注入式” “满堂灌”的教法,哪个知识点没有给同学们讲清楚,总是放心不下。面临新课改新理念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无形中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过去我们讲的:“要给学生一点水,教师需要一桶水”,现在看来需要我们用一点水引出一股清泉,甚至一条小溪。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主人,由过去的被动学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认真思考的。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角色的转变,在新的课堂中我们不应该再是一个演讲者、讲解员,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课本上涉及到的知识点,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合作关系。新理念下教师应该再次成为学生,与学生们共同参与。当然,一节课的成败就在于我们怎么去组织和引导学生了。其次,学生应该有自主性,应该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师要让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顺利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便因势利导,并大加赞赏和鼓励,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习惯。还需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现代化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在多媒体的教学中我想强调一点,不宜整节课都在用课件,这样成了声音和文字的转换课,没有教师的引导、没有学生的思维、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合作,成了一节花哨课,受害的学生们。所以我们不要过意依赖课件,它只能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也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课件,当然有一些课离了课件还真不行,例如基本初等函数的教学,通过课件展示它们的图像,形象直观,增强学生们对函数的理解。

      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多多想想办法,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培养他们的学习探究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始终以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展开每一次的学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