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幸福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日期:2013-02-03] 来源:  作者:让思想飞一会 [字体: ]
      自从去年年初在2011级11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来这一点体会最深,最初在巩主任的引领下学习了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不改——课堂死气沉沉,死路一条;改——就有生的希望。于是就下决心第一个拉开了桌子,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现在想想当初真的是有很多的不成熟,理念上、课堂的把握上、学生的认知上、还有就是导学案的设计上等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形式对学习中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要思考(思考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倾听(认真听取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质疑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 

一、通过设计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但更差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度和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初,抢答等的方式的确对课堂的活跃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发现仍然只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物理学科本来就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对动手操作要求较多的一门学科,何不设计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呢?比如在学习《圆周运动》时,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体验活动,即让学生在纸上画圆,比较谁画得快,这里设计活动时要体现小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即只提供给小组器材(长短不一的细绳),活动方案由小组共同商议,组长负责分工,这样就有画的,有喊开始和停止的,有记录的等,每个同学都有事做,都参与到了课堂中来,不再是课堂中的看客。

      通过设计这样的体验活动,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又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展现了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通过课堂展示、点评、质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核心是学生的展示、点评和质疑,从最初的几乎全部被学习较好的学生占据此环节,到现在每个同学都会展示、争点评、敢质疑,经历长期的训练和引导,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他们除了知识上的欠缺,更缺乏的是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在学习上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课堂上不敢发言,学习上有困难不敢问老师和同学,听不懂就算不敢质疑。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参与进来,设计可供他们完成的问题,鼓励他们敢于发言,调动他们的热情,特意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多展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记得班里一位同学在“成长的足迹”博客中这样写道:“在进入这个班之前我一直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示过自己,因为我一上台就会紧张到口吃,但是老师没有放弃,一直鼓励我……从那之后,我开始更有自信了”(中间省略一部分),现在这位同学不仅克服了自己的缺点,还成班里的明星小老师,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同时其他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转变。

     通过长期地坚持课堂展示、点评、质疑,学生们都敢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在学习上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在他们的眼睛里不再是犹疑和胆怯,更多的是自信和坚定!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组织力和自觉性。

      如何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识到位,每周召开小组长培训会,主要是反映一周的问题,培训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协调、如何更有效地自主管理等;每节物理课课前培训,主要是分配学习任务,针对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帮助解析等;定期召开全班小组合作学习培训会,培训学习方法、讲题方法、如何质疑、追问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同学谈经验、谈疑惑、谈问题。总之,全员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多种形式的培训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应对。这样以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也大幅度提升。

     最感到欣慰和幸福的一件事就是,12月28日下午,我们学校组织元旦联欢节目彩排,我是下午第三节课,本以为耽误不了,就没给学生说,没想到却耽搁了近15分钟,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急忙跑到教室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担心真的是多余的,没有听到乱糟糟的声音,而是学生自己已经组织起上课了,学生已经在台上讲解着题目,同学们听得都是那么地认真,当我进到教室,学生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讲解,直到讲到一个地方,大部分同学说:“老师这个地方没听明白,您给我们讲讲吧!”当我给他们点出了问题的所在之后,学生们又说“老师您忙去吧,这儿有我们,您放心吧!”后来我了解学生才知道,当学生发现我没有去上课,他们已经猜到了老师可能去彩排了,于是5个学习组长就商议着自己上课,正好那节课课后有5个习题,每个小组分配了1个展示讲评,学生自己组织的课堂,在门外看就像是老师在里面一样!看到这我是由衷地感到了震惊和幸福,下了课就跑到办公室给同事们炫耀了起来,我们的学生多棒啊!

四、通过激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持续性和班级幸福感。

     可能一提到激励,想到的更多的是语言和物质上的激励,特别是小组合作以来很多都有物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着学生,我在高一的时候也是大多采用这种方法,物质的激励的确是一种好的手段,但是感觉不长久,而且个人财力有限,所以在本学期,只用过一次,就是在家长会上给学生发了奖品。那么通过什么方法激励学生持续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呢?

       更多的是通过日常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自己变成学生可以“交心”的朋友,首先,用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使课堂教学从教室权威走向师生平等;其次,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宽容的理解、诚挚的友善和平等的尊重,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才能创造激励学生学习的感情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这样通过不断的在各种场合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各种场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从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状态,变成现在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目标的状态,现在的他们已经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习惯,从原来的不爱学习,到现在的乐于学,还有什么比这种方法更能激励学生的呢!学生爱学习了,爱班级了,爱每一老师和同学了,在他们的眼里有的是正能量,没有阴霾,

      看看我们学生的博客吧!“幸福、快乐、向上”是他们的代名词。赵楠同学写道“后来的学习中,我也感到了幸福的气息。在我们班是以小组的形式坐在一起的,在学习的生活中,我们互帮互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的同学,学习差的同学也在努力的向学习好的同学的方向进攻,不让自己成为那个掉队的人,在我们班学习的氛围很强,我们经常地在一起讨论学习问题,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是一种幸福。”

      这也何尝不是我们老师的幸福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