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课听后感:
我在周一到周三期间,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各一节。总体感觉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比较灵活,体现了我校课改的精神,白板使用熟练,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学案制作科学合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的参与面也比较广,课堂效果比较好。
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刘兴华老师的课由预习检测的十个小题引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导入新颖,每题让不同的小组来回答,给了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学习目标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的达成,复习的方向更加明确了;学生在展示及点评过程中比较从容,积极性教高;师生共同进行了学习与做题方法的总结,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李玲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点拨、深化及时到位,课堂落实效果较好;课堂语言丰富、简洁,各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都有一个知识小结,方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高一历史组近期课改工作及努力方向:
1、导学案的制作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每课时一张A4纸,制作比例重点放在课堂案上,减少预习案内容,课堂案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其中任务一为梳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树,突破重点。
2、继续推行“我心中的历史”三分钟演讲。进展情况较好,教师将以电子稿形式展示在博客上。
3、课堂流程为复习提问——我心中的历史演讲——学习目标展示——课堂案任务的实现——随堂检测、整理导学案。在课堂任务实现这一环节中,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适时点拨与深化,加强学生点评的指导与训练。
4、尽快熟悉班班通的使用。
5、进行教材整合。高一历史都为新授课,我们往往以表格或大括号的形式整理一课时或几课时的主干知识。如将两次工业革命放于同一表格中,对比进行学习,这样既浓缩了基础主干知识,又将两次技术革命进行了对比。
总之,我们将积极学习课改先进教师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