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在新泰举行的“泰安市2015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我非常珍惜这次与专家面对面的学习机会,期间我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报告,并且做了详细的记录。
第一天,我们认真听取了泰安市政府副县级督学阚兆成主任的《家校共育》的报告。第二天上午,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泰安市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许兴亮老师为我们做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报告,新泰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王茜老师做了《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的报告,山东省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春英老师为我们做了《完善自我,成就幸福教师人生》的报告,第二天下午听取了山东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肥城市高中历史教研员李玉民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策略---无领导者小组讨论》的报告。第三天上午,听取了原山东教科所于维涛教授的《中小学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未来展望》的报告。学习期间,我被这些老师们那种对教育的执着深深感动着,被各位老师因为爱教育、学生而想到的教育智慧而深深折服着。在这里,我谈一下对家校共育的认识和感受。
以前我只知道阚主任是原泰安市基础教研室的主任,是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没想到他在家校共育育人方面还有非常深的研究。在此报告会上,我了解到阚主任是泰安市政府副县级督学,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中国煤矿文联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家校共育”首倡者,组织培训家长已达120余万人次。著作有《学习做一名称职家长》《学会学习并不难》等等18部,主编地方教材和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指导用书5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20多篇文稿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人民网》《红旗网》及多种大型丛书转载或收录。20余项研究成果获教育科学及社会科学奖。看到这些,我感觉这位泰安的专家太了不起了,居然做了那么多的研究,发表了那么多的文章,有很多还是发表在了国家核心期刊上面。
阚主任首先介绍了泰安家校共育的发展历程,指出“家校共育”这个概念是为家庭教育专家刘伯伟出版家庭教育丛书时引起的,当时确立书名时,反复比较:“家校共建”“建”的什么?“家校协作”“协”什么?最后觉着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以育人为目的的,因此,决定采用“家校共育”这个名称。接着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提升家长,成就孩子。给出了这样的理念: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家长、改变家长,使家长变得更专业,真正成为一名称职家长、合格“老师”。现在,我们想想确实是这样的。在一个家庭里,家长爱读书,爱学习,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渲染一种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孩子就会耳濡目染,跟着好好学习。一个爱学习的家长最有可能带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我们知道,教师家庭的孩子往往成绩比较好,究其原因就是家庭学习氛围浓厚的缘故。我有这样的体会,当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有时因为工作需要,没有人看孩子,我就带着他去学校晚自习值班,看到满屋的学生都在学习,儿子也模仿他们要拿着粉笔跟着写“字”,不会的时候,还得主动找我学,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多么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连家长都管不了的孩子,老师又能怎样管好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