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2015级备课组长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之八

[日期:2015-11-23] 来源:  作者:张丽 [字体: ]

         我们高一地理组紧跟课改的步伐,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在学案的使用方面,结合我们的日常使用情况,简单介绍一下。相比较初中地理而言,高中地理教材内容较深,课本上所给的知识扩展较少,但真正做题的时候考察的知识面又比较广。尤再加上高一地理更偏理科性质,内容抽象,不好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使用学案的时候,更加注重了它的实效性。首先说一下学案的处理,课下预习,完成预学案,课上重点在导学案的合作探究和当堂巩固上,课后则要完成相应的固学案里的课后练习题。由于每个老师教的班较多,所以在课前收一遍发下去,课后收一遍再发下去,我们老师和课代表的工作量太大,6个班也容易混,所以我们就改由课前小组长检查,及时反馈给课代表,课代表在课前抽取一到两个小组,交给老师复查。既节约了时间,又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学案基本使用情况。预学案部分,我们主要涉及课本上比较简单的知识,这样方便学生课下查阅课本内容,掌握基本知识,在课下能弄明白的就不在占用课上时间,课上只是简单地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即可,所以占用时间不是很大。导学案基本上是按照上课的思路来设计的,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先是检测提问课下预习情况,再是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形成规律,进行知识的总结,再进行当堂巩固,做练习题进行训练,最后就是课下作业,进行及时的反馈。在探究案的使用上我们更加注重规律的总结和知识的拓展延伸。比如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课本上只是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题目,用几行字就概括完了,也不够形象,但实际应用却比较多,而且是做题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一个抓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学案里面出现了两次,但两次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预学案里只是简单的用课本内容作出概括,而导学案里是以探究形式结合具体事例来出现的。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把这一知识点巩固好。另外一个就是正午太阳高度这一知识点,课本也是以一个小标题的形式出现,内容也非常少,但它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节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就在规律的总结,以及实际生活的运用等方面多下了功夫。考虑到要向全国卷过度,高考考察的题目可能要深一些,我们还拓展延伸了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学会计算方法。(如计算北京市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方面,我们加入了太阳能安装的角度、楼间距的计算、影子的长短,这些都是高中地理考题中常见的,但课本上很少涉及的内容。我们在学案中都有所体现。昼夜长短规律的总结,包括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及应用,在做题中经常用到,所以我们专门针对这一部分内容作了规律总结。对应某一种类的光照图,我们应该怎么去判断,在探究案里我们分别设计了一些案例,让学生去总结归纳。导学案探究之后,也就是我们的学习任务三,要求学生进行这节课的知识总结。但针对个别学生偷懒、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去总结的问题,我们会把重点内容列出提纲,画出横线,要求学生去完善。对知识的巩固,课上有当堂练习,课下有作业展示,很好的很及时的对当堂内容进行了反馈。

     二、学案的分层使用情况。由于A层和B层的学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所以除了学案的设计上有所差别以外,在使用学案的时候,我们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B层次的学生多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A层次的学生则更注重原理的推理及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比如,地球的公转这一节,重点要求B层掌握好学生公转的基本特点,后边较难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如果学生理解不了,就让他们记住结论和公式,做题的时候往里套。A层必须要弄明白每个理论的形成原因,弄明白黄赤交角在地球公转里所起的作用。

 

          三、学案辅助手段。我们的学案是与课堂同步的,所以需要融入多媒体和微课。微课是对学案里边某一重点知识点进行补充,在上课前一天晚自习的时间统一播放,一般是在3--6分钟,我们地理每周只有两课时,每周最多也就观看两次,这样既不多占用课下时间,又可以更好地做好预习,为第二天的上课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从下周开始,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多而不好理解,我们已经是做好了几个微课,下一步还要继续完善使用状况。第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为学案服务,为课堂服务,使得抽象的东西用图片或动画展示出来,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我们一般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把结论展示出来,使得答案更加精确。还有,就是前后黑板的利用和投影仪的使用,是对学案更好的补充。

 

         当然,目前我们学的地球的运动这部分比较抽象,还要牵扯到计算题,学案上的内容尤其是课本上没有或涉及较少的,有些学生可能上课理解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打算上课的这天下午五点以后,找出一个学的较好的同学给其他讲解,内容是学案上普遍认为较难的好多同学没有掌握好的或是当时出错率较高的一到两个题目。目前正处于一个试验阶段,正在十班跟班主任协商试运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