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成为有写作习惯的教师

[日期:2007-06-15] 来源:  作者:王文庆 [字体: ]

成为有写作习惯的教师

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每当论文评比的时候,不少教师临时抱佛脚,匆匆从网上下载一篇,稍加修改甚至不加修改,就交上了事;每当学期初写工作计划,学期末写工作总结时,不少教师懒于动笔,抄抄别人的了事,甚至出现连别人的名字也照抄的笑话。事实上,教师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当前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或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写,或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在此,笔者对教师写作提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     为什么写。

1、          有助于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美国教育家波纳斯说,教师成长=行动+反思。教师写作不但是教师对于自己教育教学的反思,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刻的反思,对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有助于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形成。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形象的说,在教育工作中,“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教师只有树立正确地学生观、教学观,才能做到“做正确的事”。可以这样说,用思想去教比用技巧去教更有效。

3、          有助于个人的专业成长。有文化品位的教师总是对客观知识怀有孜孜以求的态度,保持对学术的敬仰,对真理的崇尚。教师读书、学习要有成效,必须学以致用。教师的有效阅读必须依靠写作,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是对思维的检测,是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对“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境的领略。

二、     写什么。

教师写作很重要,网络为教师写作提供了开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与其他同仁进行交流。

1、          写阅读到的——阅读日志。读后感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一是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二是就这些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发表评论;三是由这些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出发,形成某个主题,然后就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写观察到的——观察日志。如果今天你没有任何的阅读,你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看到的社会上的、学校里的、班级内的、学生身上的普遍现象或个别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观察日志。

3、          写做到的——行动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他可以写“我今天做了什么”。新课程改革,校本研究为教师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事实上,教师教研的重点就是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这些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将这些问题的发现、研究、解决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行动日志。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混世”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意义,必须加以改善和改良。

三、     怎么写。

1、          写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教师写作的内容是真实的,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严禁游戏笔墨,严戒假、大、空。

2、          写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教师写作的内容要有时代感,要透过教育现象反应教育的本质。要与时俱进,广泛联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创新国家、书香校园等。不能鸡毛蒜皮、人云亦云。

3、          写有用的而非无用的。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扣教育的主题,高扬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要写能够有效解决教育上的、学校中的、教学上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措施。不写无用的甚至是消极的东西。

4、          言之有物而非哗众取宠。教师写作不在长短,关键是言之有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上升道理论层面,慢慢道来,层层剖析,让阅者有所悟、有所得。不可赶时髦、不可哗众取宠。

可见,教师写作其实很简单,可以写给别人看(用于交流),可以写给自己看(用于反思总结)。

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边教书,边读书,边研书,边写书,成为一个有写作习惯的教师。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