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有写作习惯的教师
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每当论文评比的时候,不少教师临时抱佛脚,匆匆从网上下载一篇,稍加修改甚至不加修改,就交上了事;每当学期初写工作计划,学期末写工作总结时,不少教师懒于动笔,抄抄别人的了事,甚至出现连别人的名字也照抄的笑话。事实上,教师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当前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或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写,或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在此,笔者对教师写作提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 为什么写。
1、 有助于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美国教育家波纳斯说,教师成长=行动+反思。教师写作不但是教师对于自己教育教学的反思,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刻的反思,对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有助于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形成。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华南师大
3、 有助于个人的专业成长。有文化品位的教师总是对客观知识怀有孜孜以求的态度,保持对学术的敬仰,对真理的崇尚。教师读书、学习要有成效,必须学以致用。教师的有效阅读必须依靠写作,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是对思维的检测,是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对“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境的领略。
二、 写什么。
教师写作很重要,网络为教师写作提供了开阔的平台,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与其他同仁进行交流。
1、 写阅读到的——阅读日志。读后感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一是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二是就这些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发表评论;三是由这些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出发,形成某个主题,然后就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写观察到的——观察日志。如果今天你没有任何的阅读,你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看到的社会上的、学校里的、班级内的、学生身上的普遍现象或个别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观察日志。
3、 写做到的——行动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他可以写“我今天做了什么”。新课程改革,校本研究为教师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事实上,教师教研的重点就是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这些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将这些问题的发现、研究、解决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行动日志。
如果教师既不阅读,也不观察,也没有改进自己的行动,这就意味着这个教师今天的生活是一种“混世”状态。“混世”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意义,必须加以改善和改良。
三、 怎么写。
1、 写真实的而非虚假的。教师写作的内容是真实的,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严禁游戏笔墨,严戒假、大、空。
2、 写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教师写作的内容要有时代感,要透过教育现象反应教育的本质。要与时俱进,广泛联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创新国家、书香校园等。不能鸡毛蒜皮、人云亦云。
3、 写有用的而非无用的。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扣教育的主题,高扬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要写能够有效解决教育上的、学校中的、教学上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措施。不写无用的甚至是消极的东西。
4、 言之有物而非哗众取宠。教师写作不在长短,关键是言之有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上升道理论层面,慢慢道来,层层剖析,让阅者有所悟、有所得。不可赶时髦、不可哗众取宠。
可见,教师写作其实很简单,可以写给别人看(用于交流),可以写给自己看(用于反思总结)。
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边教书,边读书,边研书,边写书,成为一个有写作习惯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