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以数学为例)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些专家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的支持,它是一种有效、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数学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发表不同的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作出猜想,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结论并证明、推广等等。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时,才能真正有效地去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方式,其基本程序是:
(1) 确定学习目标。
(2)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通过独立学习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
(3) 自我检查。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分析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4) 集体讨论。把学生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试图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点拨。
(5) 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自学和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细讲。
(6) 联系巩固。学生把学习的内容通过练习进行巩固,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迁移的目的。
(7) 课堂小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本堂课所学内容,使之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