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四分”之我见
2019/9/26 15:18:51
之前看过一档闫肃老先生的访谈节目,在谈及人生体验时,他说,人生在世想要做出一点成绩应该具备“四分”:本分、勤奋、天分、缘分。当时便觉得很有道理,再次听“四分”,是在泰安师范附属学校硕元学校党照虎校长的报告上,他说对于教师而言,10﹪靠天分,10﹪靠缘分,80﹪靠勤奋,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做老师的本分。
关于教师的“四分”,我也有自己的拙见。
本分是为师之本。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天下乐事,我有幸全部拥有,而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更愿用“纯粹”来形容自己。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模式,尤其是自从进入了“两耳不闻闲杂事”的高三楼,给学生分模块讲解做题的方法,找到语文阅读的感觉;搜名言、搜时评、搜事例,忙得不。亦乐乎除了学习强国,上班时间基本和手机拜拜。这种充实、忙碌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愿和两个班的孩子们一起守住语文,争取在260多天的高考中拔得头筹。
与此同时,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我们不能迷失自我。自尊、思想、爱心、技能都该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法宝。具体而言,渐长渐定的思想意识、边修边新的理论关键、渐积渐厚的理论修养、越行越旺的精神斗志、边叫边优的心态个性、渐走渐优的路径方法,边做边强的教学能力,这些应该是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
天分是后起之秀。
天分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培养的。有人天生就智商高,在某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特质,被称作天才。而天分与热爱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些孜孜以求并专注于某件事或某个专业的人,更容易在这些领域成为佼佼者,从而被人们称作有天分。人更应当刻意培养后天的天分,天赋从某个角度说是人创造的,前提是要有一颗热爱与灵动之心。
教师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职业,套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你爱他,请让他当老师;如果你恨他,也请他当老师。”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会让人越来越轻盈,随着时光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从内而外缓缓散发。细观我们语文组五十岁的教师,莫不是人淡如菊、诗韵流淌。因为热爱,我选择了教师,也因为热爱,我选择了语文。也愿自己不忘初心,笔耕诗行、浸润莘莘学子。
勤奋是成功之源。
这里,我想引用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孙兆航老师的举的一个例子来激励自己:美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应邀来中国给企业管理人员讲课。课完,很多人表示大失所望。问:“您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杰克.韦尔奇回答:“那是因为你们只是知道,而我们却做到了。”
知道与做到,看似很近,实际上隔了十万八千里。记得小时候,姥爷总是告诫我“笨鸟先飞”,我也总是强调着自己不笨,“笨鸟先飞,都可以早到达,你不笨,早点飞,不是到得更早吗?”已经而立之年的我,再想起昔日的话语,不禁感慨老一代家教的深刻一位深刻意味。事虽难,做则成;路虽远,行则至。记得当代画家范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艺术上我绝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在教学中,我想也没有谁是天才,如果说在若干年之后,谁可以前进得快一点,我想也无非是谁的汗水多撒了一点,谁的夜灯晚关了一点,谁的反思更加深入一点。
缘分是快乐之基。
缘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我常常和学生开玩笑我们是“千年修得共同窗”,也愿学生“人生若只如初见”,记得彼此最美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