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后的自我教育
2019/11/13 16:03:25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岁月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文化苦旅-黄州突围(苏东坡)》
      结婚收获了来自另一个家庭全部的爱之外,还收获了家属一整面墙的书。令人苦恼的“三个月的暑假”除了难过,疼痛,被照顾,陪伴我的就是这些书了。很遗憾暑期未能随其他班主任去杭州学习,倒也跟随者余秋雨的笔尖去杭州来了一段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分为三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自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中国之旅,清新自然又不乏对历史的解读和见地,充满良好的历史感受力,着实让我想买一张火车票,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而最后的人生之旅,读起来始终觉得略显尴尬,读起来就像这个中年男人坐在我的对面,教条的用他的经验硬生生非要改变我对人生的看法,没有包容性。但,也让我想到身为教师的我们不知不觉中面对家人和朋友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常不自觉的试图用自己的方法论改变别人,包容性在我们身上大概是不存在的。
    这样看来,前面我说“人生之旅”略显尴尬也确实是对余秋雨不够包容的。记得许知远在十三邀中对话马东时有段对话是这样的,许知远说奇葩说的辩题没有什么可争的,然而马东的回答是大众传媒的作用不是追求最前沿,而是让没接触到的人接触。同样的,我们读书若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那么请继续读下去,因为这本书总会给一些人的心灵一些出口,我们的出口也许就在下一本。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